公司新闻
来源:本站 更新日期:2025-06-11 浏览:93
新盛客服【威77296577】喜马拉雅,作为在线音频领域的“独角兽”,最终被腾讯音乐集团纳入旗下。6月10日,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宣布,将收购喜马拉雅全部100%的股权。根据公告,这笔交易涉及12.6亿美元的现金,以及向喜马拉雅股东发行的最多占总股本5.5686%的A类普通股,以及根据业绩表现,向创始股东额外发行最多0.37%的股权激励。
以腾讯音乐目前的市值计算,这次交易的股权部分价值约为15.97亿美元,总对价约为28.57亿美元。这一金额略高于之前传出的24亿美元报价,但与2021年喜马拉雅冲刺美股时的50亿美元估值相比,已经大幅缩水43%,与2020年E轮融资后的43.45亿美元相比,也减少了三分之一。
喜马拉雅自2012年以UGC音频平台起步,历经12轮融资,8年内估值增长了1259倍。2021年4月,喜马拉雅首次向美国SEC提交招股书,计划在纽交所上市。然而,由于同年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》修订草案的出台,百万用户级企业赴美上市需接受审查,公司在递交招股书5个月后紧急撤回申请。2021年9月,喜马拉雅将目光转向港交所,但申请材料失效,于2022年6月搁浅。2024年4月,喜马拉雅第四次递交招股书,但不久后失效,再无后续动作。
投资者不愿为喜马拉雅买单的一个关键原因是,尽管成立多年,喜马拉雅始终未能实现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。2018年至2022年,公司累计经调整净亏损高达30.57亿元。2023年,虽然公司首次实现全年盈利2.42亿元,但这主要得益于大规模裁员以降低成本。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,喜马拉雅的平台运营、内容审核和客服三个团队人数均下降了超过50%,销售及营销和内容制作团队的缩减幅度也在40%以上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喜马拉雅的月均活跃用户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放缓,用户粘性也远不如以前。2022年至2023年,平台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同比增速分别为8.70%和3.91%,与2019年至2021年期间的双位数增长相比,差距明显。2023年,移动端应用程序的日均活跃用户收听时长约为130分钟,较2021年和2022年分别下降了9.72%和8.45%。日活跃用户占月活跃用户比例约为25%,而2021年至2022年同期这一比例分别为27%和26%,平均月活用户付费率和会员付费率均下降至11.9%和11.6%。经历了几次冲击资本市场的失败和核心业务增长缓慢,喜马拉雅的许多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机构股东已经失去了耐心。从喜马拉雅的估值历程来看,腾讯音乐以28.5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,折合人民币205.34亿元,与2020年E-2轮融资后的估值大致相同。
然而,与后来加入的机构相比,早期投资的老股东如挚信资本、证大集团、兴旺投资、普华资本、合鲸资本、歌斐资产、璀璨资本、创世伙伴CCV、百度资本、好未来集团、腾讯旗下的阅文集团、交银国际等,得以体面地退出。
以股权变动结构较为明确的机构为例,交银国际以3.06万美元参与天使轮融资,持股比例约为0.21%,根据收购交易价值和持股比例粗略估算,该机构将获得近600万美元的收益,投资回报率高达196.07倍。
百度资本在2017年以2亿元人民币参与D轮融资,持股比例约为3.13%,预计将获得约6.43亿元人民币的收益,账面回报约为3.22倍;歌斐资产同样在2017年参与D轮融资,投资总额约为8000万元,持股比例约1.25%,收购完成后,该机构将获得约2.57亿元人民币的收益,投资回报率也超过3倍。
挚信资本通过2012年的天使轮、2015年的B-1轮和2020年的E-3轮入股,每股平均成本约为5.45美元,持股比例总计9.95%。受E轮系列估值下滑的影响,该机构综合收益约为2.84亿美元,投资回报率约为1.88倍;好未来集团在C-2轮和E-2轮分别投资6500万元人民币和2499.36万美元,持股比例约为2.06%,财务投资综合回报约为4.23亿元人民币,平均回报率约为1.72倍。
腾讯音乐提出的28.57亿美元的收购报价虽然不及喜马拉雅的顶峰估值,但在资本退潮时成为了“救命稻草”。对于腾讯音乐来说,收购喜马拉雅不仅填补了其在有声书、播客等长音频内容生态方面的不足,而且可以与喜马拉雅在车载、智能硬件用户场景上实现互补和协同效应。整合喜马拉雅后,腾讯音乐将形成一个包含“QQ音乐+酷狗+酷我+懒人听书+喜马拉雅”的音频生态链,月活跃用户总数超过5亿,覆盖音乐、有声书、播客等全场景。
上一篇: 直面“成长的烦恼” 人工智能初创企业期待政策与金融助力破局 下一篇: 德媒:为什么说美国参战存在风险? 返回